第二一八章 海陆并进-《光绪中华》
第(2/3)页
一个重点防御点,在一上午的防御战之中,伤亡几乎都是被炮火的打击所造成的,总伤亡达到了两千七百多人,好在防线上的马克沁机枪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年提前进行的布局终于收获了成果,在面对骑兵集群冲锋时,全战线二十四挺马克沁机枪像收割机一样收获了三千多条人命,这也使预搭建的防线在面对冲锋时,除了恰克图这个没有什么地利之便,而且由于多年通关的缘故,在俄国人面前也没有任何撑得上秘密的地方失守之外,其余十个点没有一个出现溃败的迹象。
但是大量产生的伤员也让人伤透脑筋,丁汝昌是老淮军出身,打仗固然是一把好手,但是他身边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收容伤员也没有建立一个固定的体系,除了随军的军医能够应付一些轻伤之外,这两千多人的伤员也在慢慢的用马车往后方的库伦送,提前清理出的军医所也无力做一些大的动作,在接到前线的报告之后,就想到聂士成的部队在日本时有过相关的经验,所以就紧急向聂士成求援去了。
远在迪化的聂士成收到战报之后,心中是有一丝丝恼火的,对比起固若金汤的伊犁防线来说,北路的表现有些令他失望,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他没有实地经验的判断上,按照他的看法,这北路的兵力和武备都占有优势,敌军这么大规模的炮火袭击居然没有发现任何的先兆,主帅丁汝昌对侦查飞艇的使用一定有问题,北路军的库伦拥有四艘大小各半的侦察飞艇,一艘电联炮兵指挥飞艇,这样的大规模炮位的移动居然没有发现到,实在是说不过去的,说严重点是失职。与伊犁的主帅长庚一样,都是侦查上面出了问题,难道有了新式武器,就忘记老祖宗说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了么。
至于伤员问题,他倒是上了心,在发了一份要求加强侦查战备的电报分别给两个最前线之后,他又立即下令跟他刚刚到达迪化的龙旗军军医营前往库伦,也向抵达迪化没多久的德军一个军医连提出请求,请他们奔赴伊犁前线,准备投入战地救护中去。就这次事件而言,他隐隐觉得以前冷兵器时代积累起来的中医军医经验,应付如今的战场是有点力不从心了。所幸如今加派到前线去的都是西式医护团队,德军的不谈,就连派往库伦的龙旗军军医营也是由西式医学培养出来的孙文担任负责人,而且长庚力行的新军新学里就有新式军医这一项,所以这一头的压力倒不是很大。
孙文这位新的恭亲王载滢青眼有加的年轻人倒没有一般的那些骄娇贵气,没有仗着有贵人垂青以及对贵人有恩而丧失了自我,仍然自愿留在军中从事医护事业,当然,让他刚到迪化就又折返回去,再从山西改乘北上的火车,虽说比过去要快得多,但还是会累得要死的。聂士成自己也是带兵坐火车过来的,当然知道这里边的艰辛。
所以在午饭过后发现战报已经几乎停了,俄军似乎并没有连续作战的计划的时候,在他的帅帐中,他特意把孙文叫了过来安排任务顺便安抚道:“逸仙很是精神嘛。你来龙旗军也有好几年了,一路坐火车辛苦了吧?”
“回大帅话,坐火车不辛苦。”孙文摸不清楚这位位高权重的爵帅叫自己来到底是干什么,但是看他神色和蔼,也不像是坏事,他也知道今天前线已经开打了,本来觉得伊犁前线已经筹备好了医护事务,他们龙旗军这也许是当后备军用的,还为着不能上前线而遗憾呢,所以就接过话头请缨道:“大帅,听说前面已经打了起来,卑职还是想到前线去,卑职去了那边才有用武之地。”
聂士成笑了笑道:“不要急,有你用武的地方,你先报给我,你那个营里,能起作用的有多少?这些人都是你带的吧?”
“回大帅!大约在一百五十人左右!”孙文迅速回复道:“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都可以上前线!”
“嗯,有这个心很好。不过跟你说个情况——”聂士成皱起了眉头道:“库伦那边,丁汝昌大帅今天一下子多了快两千个伤员啊。那边你知道的——”摊开手无奈的笑了笑:“蒙古大夫嘛,都是老样子。你是军医的长才,所以还是想派你去一趟,带上你的人,给丁大帅培养出一批够用的军医来。传我的命令,那边的各色军医,不论汉人满人蒙古人,一个都不许走,全部要你的人亲自培训出来!能做到吗!”
“能!”
“就是要你再坐几天火车啊。”在宣布了命令之后,聂士成收起了严肃的面容,随和的说了据:“辛苦啊——”说完就挥了挥手,似乎不再想跟他说话了。
谁知孙文却没注意到这些,依然有些激昂的说道:“坐火车不辛苦,从北京到迪化,只用了五天功夫,我中华要是能多铺几万里十几万里铁路,那国家就更加兴旺了!大帅,卑职这就出发!”说完行了个礼,背身雄赳赳的就去了。
聂士成被他说的一愣一愣的,看着他略有些犯痰气的样子,不禁莞尔一笑,年轻人就是有这样的朝气啊,想当年自己不就是这样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