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诸事纷杂-《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


    第(2/3)页

    胡家人有后台这件事,算是整个村子都知道。

    其他人更是不敢招惹阿和,生怕玩耍的时候,磕着碰着,把一家人都送衙门里。

    可以说,他们对余颖一家人是敬而远之。

    余颖自然知道他们的顾虑,也没有多说什么。

    现在的人普遍没有接受什么教育,都是所谓的睁眼瞎。

    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什么梦想,也没有未来,只是一种本能让他们繁衍后代。

    他们这些人从心里惧怕官府,有什么情况,宁可吃点亏,也不去官府告状。

    官府之人,即使是操贱业的捕快,在老百姓眼里,都是无比厉害的,绝对不敢与之对抗。

    那么有官府撑腰的余颖家,自然在他们眼里是高高在上。

    等后来,他们知道这个大庄子里的主人是认识字,更加是不敢招惹。

    读书识字的人,都在平民眼里是诸多高大上。

    对于这些格格不入,余颖并没有在意。

    这时候的她,还顾不上这些,而是打算在这些时间里,怎么尽快打下自己的地盘?

    至于这个小村子的人,慢慢拿下就是。

    当然阿和有些委屈,没有适龄的小朋友一起玩,他有些想狄晨。

    现在胡家的到来,让阿和感觉家里算是热闹起来。

    让小人儿心里高兴。

    当然,因为守孝的缘故,余颖不准他大笑。

    那么,阿和还是乖乖听话,

    其实,在阿一接回来胡家人后,余颖一见,吃了一惊,没有想到胡家的孩子真心不少。

    而且,大都是半大小子。

    怨不得在边城的时候,活不下去。

    因为半大孩子吃穷老子,而且胡家本身就是武将出身,孩子更加是肚子大,要花不少钱财。

    对于这些,余颖不太在意,毕竟她有能力养活好他们。

    而且孩子多了,好教育,孩子们会相互攀比的,学习有动力。

    阿和这个孩子有了亲人,会更好。

    大人们不念书,余颖不管,但孩子们那是必须读书的。

    虽然她不指望着这些孩子成为大儒,但也绝对不可以被人骂了,还不知道。

    在学习的时候,她注意不让孩子们产生厌学,不然就没有劲头学习。

    就这样,在余颖的带领下,胡家人都好好地活着。

    另外,阿一救的那个人,说起来还是进士,于是就当了这些孩子们的启蒙先生,教他们读书。

    这位姓楚的先生,原本被救之后,是想着回自己老家的。

    但妻女不同意,她们娘三个吓坏了。

    回老家说不定还有人追杀,而且,他们根本就是充军分配,回家更麻烦。

    最终,留在余江这里。

    还别说,楚先生他很快就感觉这一家人,还是颇有能力的。

    唯一让他不怎么满意的是,这一家人竟然是女性说了算,这位胡家女反而是家里的当家人。

    而他的救命恩人,只是小弟的命。

    可其他人并没有在意这个问题,甚至阿一自愿听话。

    再加上南方的女子出来挣钱的人不少,所以楚先生就无话可说。

    等到后来,他才知道这位胡家女好生厉害,视文认字不说,而且天文地理上也有一定的造诣。

    这里的村子,原本就是一个小渔村。

    那些渔民每一次出海的时候,都是拿命出外打鱼,因为海上的天气有可能多变。

    后来等到阿一回来后,余颖就每天派阿一,告诉渔民们天气怎么样。

    还别说,这种举动让渔民们少了不少伤亡。

    时间久了,整个村子里的日子一天天过的好起来。

    那些原本渔民对余颖一家人是敬畏,现在则是从心里佩服,再看到余颖一家人更加是无比的恭敬。

    因为对他们来说,能预告天气的变化,真的是太好。

    后来,他们发现,连村里的人要是生病,也有郎中可医治。

    因为胡家请着专门的人。

    这对村里人来说,真的是太好了。

    时间久了,村里渐渐对胡家那真的是有好感。

    后来胡家又给他们找到收购鱼类的地方,比之前要能挣很多钱。

    那么,在村里人眼里,胡家简直就是上天来拯救他们的。

    一直旁观的楚先生,对余颖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当然,他心里所看重的是,那种对天气的预报很准这件事。

    好想学学,但没有机会说,于是他长吁短叹。

    最终还是他的女儿知道,就跑来问余颖是怎么看天气的?

    “......”

    余颖没有马上回答,而且看了一下这个小娘子,才十岁的光景,现在涨红了脸,揪住自己的衣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