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碎片-《智慧追寻者》


    第(3/3)页

    路线怎么走,都在学者那里,跟着就可以。的职责是护卫,打猎,偶尔充当劳力,这度不会慢的,学者是直奔目的地,不在路上探险,而且还有马,比走路快多了。

    路上,都不怎么说话,这不是学者的清高,而是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可以说,学者在其他话题上都不熟悉,而在考古上不熟悉,勉强找个话题聊,一下子就没有什么内容好说的,会更尬尴。

    这样,学者如果一直不说的话,是不知道学者的想法,不会知道学者有什么计划安排,只做好自己护卫的工作,跟着保护安全,在野外住宿的时候,打猎和守夜,看心情帮保姆做点事情。

    路很漫长,原本就这样了,不过有一天,看到了学者晚饭后拿出一本书看,为了打这漫长的时间,向学者借书,学者很欣赏的上进,并指导了看书,是考古学上的书籍。

    通过看这些书籍,猜测了学者要做什么,因为这是很清晰的,有一本历史书籍贯穿整个考古,书上说,考古学是为了证实历史,那学者要做的事情,历史书籍已经标明了,就是不知道学者要从哪段历史进行。

    这时候,可以和学者交流了,学者提到的历史,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在什么时候生的,学者说要去的地方,也就知道学者要去考证哪段历史了。学者是完全清晰细节部分的,不情绪,因为并没有花如此多的时间在考古学。

    这样一般都是问问题,学者回复。有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学者也疑惑了,学者会征求的一些看法,会回复自己猜想的,很多猜想是错误的,因为学者知道细节部分,学者也不和争论,毕竟他知道不是他同行。

    但是,有些猜想,学者也没有证据,在感觉逻辑上说的通的时候,就暂时记心里,或者记录下来,当成一种临时答案,等待以后有机会,自己去考证这个猜想。不会记心里,也不会记录下来,这些和无关,是这样想的。

    历史也是文明碎片,就是相对于大众更完善一些的文明碎片,这是得出的结论,自己得出来的,一闪而过的想法,也没有记心上,就让这想法过去了,也没有和学者说自己的想法。

    学者要去的地方是原先他所在社会的起始迁移地,这个迁移地不在历史中记录,只在神话传说中记录,学者要去看看,这是否是真的。神话是众人相信的现实,后来这种相信慢慢地被文明改变,再后来神话就变成了小说模样。

    假的,但是神奇的,可是原本神话就是真实的记录,是古人对那些事物的真实认识想法,因此有些小说其实也是真实的记录,是现在人对一些事物,属于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认识。

    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写的人相信的时候,这就是了。如果写的人都不信,自己造出来的,那小说自然都是假的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