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黛玉和侯婷婷不熟,却也有几面之缘,此时一见,不免起身笑着见礼。 两人寒暄了几句,便分开坐下,户部员外郎家的两个小姐心下好奇,不禁问道:“这位便是巡盐御史林大人家的小姐?” 侯婷婷笑道:“可不正是。” 她也不奇怪这两位怎么会知道林黛玉,别看林小姐为人低调,但她在京城闺秀圈子里的名声却是不小。 不光是她得睿亲王妃喜爱,还有幻真观观主做师姐,还因为一年前,京城大儒赵旬,在一次文会上品评当时京中几位著名才子的文章,列出名次后却感叹,这等青年才俊的文章不俗,但他近年看过最富有灵气的文章,却是林如海林大人家的女公子所作,还叹息道,若那位女公子身为男儿,也参加这一次的春闱,当下这些才子们全得俯首,屈居人下了。 那日赵大儒是喝多了酒,酒后失言,可酒醒后却不肯改口,从此林家小姐就越发才名远播。 这等奇闻异事,小姐们也爱听,圈子里估计已经人尽皆知。 几位小姐正闲笑,窗外忽然一黑,整个楼房震动了一下,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一阵狂风吹得地动山摇,所有人瞬间就被卷了出去。 黛玉脸色稍变,身上的荷包忽然一热,整个人如重千金,牢牢定在地上,三春姐妹茫然四顾,惜春惊道:“护身符,幻真观的护身符。” 她喜欢黛玉送的荷包样式,一直挂在腰间,此时只见荷包闪闪发光,到把黑暗照出一团亮。 “宝姐姐!” 黛玉抬头见宝钗已经被卷到窗外,正直直下坠,她脑子一热,猛地冲过去一把抓住宝钗的手臂,竟然凭自己一己之力,愣是把人拖了上来。 等宝钗落到地上,三春才回过神,一拥而上,抱着惊魂未定的宝钗瑟瑟发抖。 黛玉转头四顾,咬咬牙接连冲出去把被风刮得四处飘荡的人抓住,也不管男女老少,直接抓回来帮其牢牢抱住茶楼的立柱。 不知过了多久,风终于稍停,黑暗退去,众人松了口气,转头四顾满面怆然。 大半条街道都被风吹得干干净净,好几处不结实的房子也倒了,遍地都是痛哭的伤员,死伤者无数,鲜血流淌,几乎没办法下脚。 三春神色惶恐,宝钗受惊过度,气息微弱,探春深吸了口气,握住腰袢的荷包再不敢放手。 迎春一样吓得神色苍白:“今天若不是有方真人的护身符,我们姐妹怕是要黄泉路上再结伴了。” 所有人都后怕不已。 好半晌才有官兵赶到,救治伤员,黛玉她们的马车早没了,马也没了,抬头看街面上一片混乱,她们也不敢乱走,只静等着官兵送几人回去。 但是此时官兵也忙得前后脚跟不着地,不只是这条街上生出怪事,其他地方也有。 有一些家养的家犬忽然变得凶悍无比,咬伤了主人以后冲出门去逢人便啃噬。 还有一家养的花草树木好像成了精,竟缠住主人不放,还害死了个婴孩儿。 其它诸如遇到鬼打墙的,莫名其妙一家五口走到水里自己淹死自己的,好好的房子忽然倒塌的,整个京城怪事频发,京兆尹已经要疯了。 宫里皇帝也几乎要疯,接连不断有坏消息来报,哪怕天快黑了,他也不得不着人把方若华从饭桌上拉出来。 皇宫里灯火通明,人人自危。 方若华甚至不必让自己的人把消息传进来,也能猜到外面的百姓们都再说什么。 说到底,不过是王朝将亡,妖孽出没一类的话。 否则皇帝的脸色,也没必要难看成这样。 皇帝端坐在御书房,禁军押着一老和尚缓缓而入,跪在一边的平真公主立时道:“就是他,那个庙祝。” 方若华也有些吃惊,没想到竟还真能找到这个人,而且看起来此人有点道行,要她来评估,到觉得至少也有凤初境,而且离琴心境也不远。 老人家双目低垂,不惊不惧,抬头不去看皇帝,先去看方若华,轻轻一笑,到真是一脸的慈悲:“女施主,青园尊者托老朽给月凛真人带一句话,五百年前,她与真人有约,约您去欣赏一曲仙舞,如今她并不介意让这大殷的凡人们为您二位五百年前的约定,做个见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