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西汉晁错之事-《三国新天子》
第(3/3)页
盛世之下,并不是就没有牺牲的。相反,更多的盛世,反而是无数人的牺牲换来的。然而,晁错的牺牲,可能是一个盛世当中最悲凉的一幕。
晁错是汉朝很著名的一位儒士,也是深得汉室器重的一个人。他在文帝时的时候,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
晁错在位期间,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在抵御匈奴侵边问题上,提出‘移民实边’的战略思想,建议募民充实边塞,积极备御匈奴攻掠;政治上,进言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
这样的一个人,可谓对汉室呕心沥血,死而后已。然而,他最终的结局,不是光耀门楣,而是在‘七国之乱’爆的时候,就因为吴王刘濞为的七国诸侯打出了‘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头,景帝由此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并且,还株连了其九族……
乍一看,晁错与荀家半点关系都没有。但若是一深思便可看出,如今汉室的处境与景帝之时何其相似!天下诸侯汹汹,表面上尊崇汉室,但实际上却拥兵自重。而汉室欲平灭这些诸侯之心,就是瞎子也能看出。
豫州乃天下腹心,这个时候倘若荀家站出来拥护汉室,短期内或许会跟晁错一般被汉室恩宠。但政治博弈向来无关对错,只与利益相联。
当初景帝难道不知道晁错是忠臣?不,他非但知道,但却仍旧腰斩了晁错。因为那个时候,景帝考虑的不仅仅是叛军是否罢兵的问题,而是还要看其他那些墙头草的反应。诛杀晁错,起码可以稳住这些诸侯。还有,晁错一死,那些叛军便没了反叛的理由,故而,权衡利弊后,景帝对斩杀晁错的奏章批曰:可!
那么,当今天子是否如汉景帝?
荀攸忽然苦笑一声,他可真切知道,这位少年天子可比汉景帝厉害多了。假如牺牲一个荀家能换来更大的利益,他几乎会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的。
并不是刘协没有仁心,只是,政治从来相信这些……
第(3/3)页